发布时间:2024年05月07日 来源:本站 作者:管理员 点击率:[] 次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,“三位一体”统筹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工作,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,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,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,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,根据《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4)的通知》(教高函〔2024〕9号)精神,学校决定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)相关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大赛主题
我敢闯、我会创
二、总体目标
更中国、更国际、更教育、更全面、更创新、更协同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,聚焦“五育”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,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,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,打造共建共享、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——更中国。更深层次、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,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,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,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。
——更国际。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,汇聚全球知名高校、企业和创业者,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,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。
——更教育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、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,弘扬劳动精神,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,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,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。
——更全面。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,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基础教育、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,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,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。
——更创新。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,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,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,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,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。
——更协同。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,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,推动形成开放大学、开放产业、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,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,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、共同合作、互相包容、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。
三、主要任务
以赛促教,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,深入推进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,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,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。
以赛促学,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,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,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,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,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以赛促创,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。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,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以创新引领创业、以创业带动就业,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。
以赛促研,推进科教融合深度。继续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,不断探索提高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和措施,加大科研基地向学生开放力度,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创造能力。
四、参赛项目要求
(一)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,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,培育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制造业、农业、卫生、能源、环保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人工智能、数字技术与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、消费生活、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(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)。
(二)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真实、健康、合法。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。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,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。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、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,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、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,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。
(三)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,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,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。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。已获本大赛往年国家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,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。
(四)参赛人员(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)年龄不超过35岁(1989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),大赛以系(部)为单位组织项目团队报名参赛,每个系(部)报送参赛项目不少于5组。本次大赛面向在校学生、毕业五年内(包含2019年以后中职毕业生)的毕业生。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,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,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。团队必须确定项目负责人1名,由项目负责人报名参赛。每位参赛人员最多只能担任一个项目负责人,但可以作为项目成员参加其他项目(参与项目不超过3个)。
(五)各系部要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。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、知识产权、财务状况、运营、荣誉奖项等方面,鼓励跨系、跨校组建团队,鼓励企业指导教师参与。
五、组织机构
学校成立由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教研室牵头,教务处、学生工作处、基础教学部、教科研中心、团委、各系部等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。
组 长:郝家龙
副组长:梁永庆
成 员:各相关处室、系部负责人
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教研室。办公室主任由吴秋平兼任,各系(基础教学部)设大赛联络员,由系学生工作负责人(基础教学部教师工作负责人)担任,联络员负责动员学生积极参赛,落实学院大赛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任务。
六、具体安排及材料报送
(一)具体时间安排
1.2024年5月初:报名参赛。
即日起参赛团队需通过登录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(https://cy.ncss.cn/)和学校建立的专门服务本次大赛的微信群进行网上报名(报名信息需与群中共享表一致),未同时在2个报名渠道报名成功的团队不具有校赛参赛资格。另外还需提交纸质版的报名表(附件1),交回大赛办公室,各系部可通过报名表和电子共享表随时掌握本系部报名情况。
预计在6月15日前完成校级初赛。
2.2024年6月30日:校级网评、决赛。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进入决赛的项目进行网评和路演决赛评审,评出金、银、铜、优秀奖及优秀组织单位、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。
3.2024年6-7月:项目打磨,备战省赛。按照省赛组织单位分配给我校的省赛名额,学校对校赛项目按照获奖顺序推荐至省赛,并对参加省赛的项目进行打磨,学校将为项目配备专业导师,督促和指导项目团队做好打磨和优化提升,积极备战省赛、国赛。
(二)材料提交
各系部参赛学生请于6月10日前,完成资料的网站上传和填写共享表格,并将纸质版的报名表交回大赛办公室。
(三)参赛组别
学院校赛将设“职教赛道”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”“产业命题赛道”三个赛道。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、3、4。
七、奖励办法
按照新制定的大赛奖励办法执行,给于指导教师相应奖励性课时量,获得省赛项目的指导教师奖励相应奖金。获得校赛和省赛的项目团队,奖励相应奖金,奖金由指导教师负责分配。参赛人数比例排名前两名的系部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,各系部获得名次最靠前的项目,其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。
系部报名情况将纳入年底相关创新创业教学考核,跨系部的项目成果同属参赛系部。各系部应高度重视,认真组织,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申报任务。
八、优秀项目直通说明
1.往届获得省级奖励以上项目,可直接进入校赛决赛。
2.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具有2项及以上相关成果(已发表的高水平论文、已授权专利等)的,可直接进入校赛决赛。
3.项目负责人已注册项目相关公司并作为法人的项目,可直接进入校赛决赛。
4.依托重大项目或者有潜力的横向项目,可直接进入校赛决赛。
九、任务分工
招生就业处:负责制定校内大赛方案,做好竞赛的组织和协调等工作;组织师生按进度计划完成竞赛网上报名,组织完成竞赛作品评选、推荐工作;负责寻找毕业5年内创业毕业生,并组织进行报名;开展学生创新之星、创业之星评选活动。积极在青泉众创空间对优秀项目进行扶持,鼓励优秀项目团队入驻。
教务处:落实专任教师至少指导1组学生参加大赛的有关要求,同时积极鼓励兼任教师积极带队参赛;负责安排校内教师、校外专家对报名参赛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;
教科研中心:推动教师科研成果或校企协同创新成果转化,动员教师将科研成果或专利作为参赛项目带领学生参赛。
团委:制定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活动方案,组织学生积极参加;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,支持创新创业社团开展社团活动。
学生工作处:学生违反省赛前强化培训的有关要求或无特殊原因退出比赛者,可视情节给予相应纪律处分;负责暑假期间参加省赛学生住宿、学生日常管理等相关事宜。
各系(部):负责向本系(部)师生宣传大赛有关事宜,做好赛前组织动员和项目摸底工作,努力实现全体在校学生参赛,原则上所有专任教师(除教学管理干部外)需至少指导1组参赛项目,兼任教师自愿参加。负责学生参赛项目的审核和推荐报名。基础教学部的教师根据项目需要自行选择学生参赛。
十、其他事项
大赛官网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 (https://cy.ncss.cn/)
大赛联系人:
吴秋平 电话:13994540172
冯 兴 电话:18635340030
李嘉慧 电话:13753327911
大赛办公地址:
1号办公楼104
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
2024年5月6日
附件
附件1: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4)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校赛报名表.doc
附件2: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4)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方案.pdf